探索设计未知的“新世界”

来源:必赢网址    发布时间:2024-12-08 16:31:33 74

  由1000个微棱镜组成的装置《REWORLD Type2》(重启世界模式2),将周遭景观重组为流动的影像,让观众看到一个“新世界”;模拟遭遇破坏后的房屋的装置《摧毁屋》,通过模拟房屋毁灭状态引发观众对于“拥有”与“存有”的深刻思考……作为中国香港大型年度设计节,由中国香港PMQ元创方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处资助的“deTour 2024设计节”于11月29日至12月15日在香港文化创意地标PMQ元创方举办。

  “deTour”是“designTour”的简称,为“设计导航、设计导赏”之意。一年一度的“deTour设计节”旨在汇聚创造力,展示创意过程如何为设计行业带来价值。本届“deTour设计节”以“拥有→存有:内在的设计”为主题,通过举办展览、工作坊、设计对话、导赏团活动,以及全新推出的亲子活动体验——“童游deTour”,多角度探索设计的未知可能性以及展现设计如何丰富人的内在力量,开启不同人群之间更深层次的对话和连结。

  此次设计节展览部分分为“特邀合作”“主题展览”“获选作品”3个板块,展出来自中国香港及海外艺术家的17组装置,从不同角度诠释“拥有→存有:内在的设计”主题,启发大众思考“拥有”和“存有”的两种价值。

  由英国设计师埃利奥特·伍兹和韩国设计师宋迷迷联合创作的大型装置《REWORLD Type2》(重启世界模式2)是本届设计节特邀合作作品。这件装置由1000多个微棱镜组成,将周遭景观透过微棱镜重组成流动的影像,让观众看到一个“新世界”。作品不仅回应“deTour设计节”主题,更体现了创作者对于“存有”状态的思考。埃利奥特·伍兹早前就提出了“image(图像)”概念,但是他所说的“图像”是指所有创作的结果,比如音乐、写作都是“图像”,皆为可视的东西。他认为,一个人产生的“图像”越多,他人就会接收到越丰富的内容,这样一个世界就会变得更丰富复杂。《REWORLD Type2》也在回应这个概念——这样一个世界上有很多“图像”,是否在空气中绘画也能形成“图像”?

  “主题展览”板块的4件作品在呼应展览主题的同时,还引发观众对设计内在价值的思考。其中,《Passage to the Lake》(通往湖泊的通道)是由荷兰设计师文雪西从湖边感受到的平静中汲取灵感而制作的一款极简风格装置,水滴从细小的水龙头中滴出,通过弧形轨道滑向空中再落入“水池”中,之后会再进入水龙头,周而复始。文雪西是一位生活在荷兰的韩国设计师,身处异国,时常感受到东西方文化、哲学和美学之间的碰撞,他希望以诗意方式诠释特定氛围,传达信息并与观众建立连接。他说:“希望我的作品能够点燃灵感的火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留下绚烂。”利用无土栽培海绵和3D打印技术制作的“新盆景”由“种未来”项目和盆景艺术家李景民跨界合作而成,通过作品《盆浮之景》为中国传统盆景艺术注入当代新诠释。“种未来”是由建筑师张家豪、建筑设计师谭芷茵和花艺师黄莹莹于2023年共同创立的设计项目,团队探索传统植物栽培与新兴科技的融合,运用3 D打印技术和新物料创建支撑植物生长的架构。盆景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形式,会跟着时间推移而产生不同形态,岭南盆景强调制作微型景观呈现的自然之美。李景民将岭南盆景与运算设计、数码制造等科学技术手段结合,打破了常规花盆的限制,为盆景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deTour设计节”在集合专业声音、研讨设计等问题的同时,更注重公众参与及体验设计,让他们从中探索及了解设计师如何透过设计回应社会以至个人的内在需求。因此,本届“deTour设计节”的作品也更多地倾向于通过创意互动装置为观众创造耳目一新的观展体验。现场还展出了来自中国香港本地和海外征集的12件获选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突破既有界限,以开放心态探索新的可能。设计师郑梓阳、梁颖心的互动装置《三生万物》由基础骨架和多面镜组成,当观众走近时,装置的张合幅度增大,就能与镜中的身影形成自我对话,体验“存有”的喜悦。同样需要观众参与的是跨媒介设计师唐锶铧的《“若能从头来过”》,作品邀请观众将自己想象成弹球机中的弹球,从而踏上一段曲折前行的旅程,以鼓励人们通过玩乐与自身的“内在小孩”重新连接,发现真实的自己。

  “你留意到环境设计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吗?”“你相信风水能够改变运气吗?”一场在多国设计师之间展开的玄学与科学的对话拉开了“deTour 2024设计节”——“设计对话”的序幕。在“deTour 2024设计节”期间,来自多个国家的设计师和跨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10多场跨界“设计对话”,围绕设计与心理学、摄影、自然、音乐等方面,分享前瞻性的观点和宝贵的经验,以探寻“拥有和存有”的深层意义,了解设计对“内在成长”的重要性。他们的分享也让观众与设计师、创作者之间有机会面对面交流,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展出作品。

  为了让观众领会创意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启发,“deTour 2024设计节”携手PMQ元创方创意教育项目和奇极创作室设计了全新周末亲子活动体验——“童游deTour”,活动由“童游Morning(早上)”亲子导赏团和亲子工作坊两个部分所组成。“童游Morning”亲子导赏团招募了5岁及以上的儿童与他们的家长参加,通过童乐游戏卡与互动小游戏,深入浅出地介绍“deTour 2024设计节”的数件作品。“童游deTour”还另设有亲子工作坊——家长和孩子可以一同动手创作独特的“家族徽章”。在这一环节中,《模仿之旅:追随女儿们的足迹》装置的作者、日本设计师矢后直规带着他的女儿以嘉宾身份去参加了,以期带动更多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设计创作,从彼此身上获得更多启发。

  “deTour 2024设计节”还有多个主题的工作坊,包括玻璃彩绘、咖啡渣艺术雕塑、雕蜡、手工线香、机器人设计思维、拼贴版画月历制作、手工首饰设计、陶瓷、盆栽等不同内容,观众可通过亲身参与,感知设计的内在价值。

  内容丰富的主题导赏团同样是本届“deTour设计节”的亮点。“deTour 2024设计节”期间举行了多场主题导赏团,策展人陈濬人和参展设计师高浚明、唐锶铧、吴泽霖以及一群来自不同专业的创作者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带领观众探索“deTour 2024设计节”的设计亮点,了解背后的故事和灵感来源。(杨阳)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怎么样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互联网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有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互联网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核心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地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互联网空间,携手构建互联网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马上就要来临。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一直在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经营销售的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会化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